杨洋 官方网站

http://yangyang.artlianhe.com

杨洋

总浏览人气:119649

杨洋,1969年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并被保送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同年被文化部派往原苏联留学。1995年毕业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 年表1996年“杨洋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北京,中国;2002年“亚洲前卫书法展”,Arvada艺术中心,丹佛,美国;2003年“杨洋作品展”, Gallery 99,爱莎芬堡,德国;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国,北京;2005年“中国名家版画作品展”,索非亚国立美术学院,索非亚,保加利亚;2
查看详情>>

杨洋 艺术家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幸福的主题

幸福的主题

 

  有时我想到幸福。

 

  我经常感受到幸福。

 

  幸福是一些无法忘记的时刻,或者是一些触及心灵的细节。

 

  每当这些时刻和细节重复和累积,直到我开始忽视现实生活,在无意识中疏离真实的世界。当内心充满生命的冲动和渴望时,我的头脑和身体进入到一种自然的创作状态。

 

  这种状态或许就是通常人们描述为“灵感”的现象。

 

  创造需要真实的情感,这样的画面形象对观众才具有影响力。当一位画家(特指用绘画手段表达思想的艺术家)内心充满强烈的感受,愿意真诚地表达,并且有能力明确而充分地将这种感受和思想用绘画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时候,观众心灵中相同的内心感受会被激发出来,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共鸣”,也就是被画面中的人物情感所“打动”。

 

  《夏日舞会》创作于2001年初秋。当年夏天我在保加利亚度假。保加利亚是一个有着优美的自然风景和舒适气候环境的南东欧国家,在夏天尤其是绝佳的休闲地。无论是阳光明媚的上午坐在露天咖啡读书,还是在清凉的晚上到露天音乐会中融入爵士的旋律,或者是在安适的气氛中与朋友和家人相聚,在我都是一些真实的幸福片断。这样的时刻久了,心灵状态也开始变得宁静而优雅。当夏天结束回到中国的时候,创作冲动已经积聚到一刻都无法等待的状态,于是创作本身也就成为一件幸福的事。《夏日舞会》中的女人有着温柔而宁静的眼神,略带忧伤。这种忧伤截然不同于带着伤痕的痛苦,而是人类心灵中与生俱来的对灵魂必须从属于生命的感叹。当我描绘着她们纤长美丽的手指、纯洁优雅的身躯时,何尝不在感叹着生命从属于时间的遗憾、爱情超越于肉体的喜悦呢?

 

  艺术是一种真实可见的哲学形式,但却不强调逻辑和严谨的系统。它强调的是真诚,强调人类心灵中深刻的关怀。

 

  1999年的春天,我在家门前的小理发店中见到《城市风景》中的女孩。她来自外省的农村,大约十六七岁的样子。黑亮的长发,白皙的脸庞,明澈的双眼和温婉羞涩的笑容,在城市里,正应该是一个被娇养的年龄。然而我却看到,她的双手因为常年的劳作已经变得粗厚,她的腰身也因为没有精细的饮食而失去玲珑的韵致。我注视着她的背影,暗暗感叹命运的不公。她欣然地做着理发师指派给她的工作,嘴角边浮现着愉快的微笑。我不得不赞颂这美丽的生命,以及她心中所洋溢着的对生活的希望。

 

  生命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真实地存在,因为它不虚伪,无论是如在云端般的欢乐,还是如落黑暗中的苦痛,生命从不欺骗。它通过我们活着的每一分钟给人类以启示。然而人类面对命运时永远如婴儿般年轻,期待着经验给与的暗示能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的游戏规则,努力寻求某种方式以摆脱命运中的暗礁。虽然人类的心灵在命运面前仍然无知而无助,却时时有美与爱的希望呵护着我们追寻幸福。

 

  《人偶戏》、《命题游戏》、《城市狂欢节》和4幅扑克牌以对命运的思索为母题,创作年份跨越1999至2004年。我在画面中精心安排了许多作为道具的细节:

 

  施粉的面容,欧洲算命用的“塔罗牌”,戏剧化的服饰和面具,戏剧化的人物关系以及非现实的背景环境。在创作中,构图、色彩和人物形象并不是依照逻辑的推理完成的,而是依靠直觉自然出现的。作为一个画家,有能力以一种恰当的形式向观众传达我内心的感受和思想,使我深深地迷恋于绘画这种思维方式。当画面中人物的眼睛凝视着我的时候,我感受到自己的内心冲突和欲求正透过她们那如同有生命的眼神与观众交流。

 

  2003年春夏,我带着多年未完成的反思,在欧洲独自旅行。没有预先安排的匆忙行程,只携着单纯的愿望。新鲜色彩的惊喜,信步所之的闲适,美丽风景的触动,夹杂着时时涌现的忧伤。忧伤早已存在于人类心灵的最深处,却经常仅仅伴随着痛苦与死亡出现。我忽然发现,其实忧伤同时也是美与爱的伴侣,是幸福时伴生的恐惧,是生命辉煌时对终结的暗示。我曾如此惧怕着美丽事物的终结,希求不断地延续相遇过的幸福。所以我曾深深地被命运迷惑,以致在过往的生活和创作中一直在无意识中思索着如何摆脱命运的控制。当我猛然醒来,发现美与爱实际上是如此单纯,并接受“时间有终结它们的权利”。恐惧渐渐消失,内心变得平静而清醒,感受到幸福的细节反而越来越多了。也许这是很多人开始认识生命时必然经过的一个过程,于我,它发生在三十四岁的时候。

 

  内心世界的风景改变了真实世界的面貌!画面中的道具隐去,疑惑的心情消失了。画面开始单纯,色彩变得明郎而富有激情。

 

  《晨风中的玫瑰》创作于2002年,但应是这一系列的开始(虽然那时我没有意识到)。画面中天空、野花、衣饰和阴影的颜色已经变得单纯而鲜亮,虽然少女的表情依然略带忧伤,但是画面的整体基调已经明快起来。

 

  内心的转变在2004年的作品中更加明确。《百合香入梦》和《玫瑰香入梦》的整体色彩带着阳光般耀眼的明媚,画面中的少女虽然熟睡着,但身体中的青春冲动却随着呼吸散发在所有的角落。《鸢尾之吻》和《百合之吻》在形象创造和着色上更为明确:爱、情欲、被爱抚的渴望、梦想、视觉美。头脑中原有的许多禁忌逐渐被打破,爱情的旋律覆盖了对命运的疑惑,随处不在的美充满了画面,洋溢着对生命的赞颂。

 

  《西耶那之窗》是最新的一张版画作品,也是我六年版画创作中最完美的一幅。这是一幅完全不同于以往处理手法的作品,突破了我过去惯用的许多方法。线条在画面中仍然起着突出作用,但是却没有真正用笔勾勒出的“线”,色彩依然华丽而明快,同时却温柔而安静。

 

  所有我热爱的因素和谐地存在于统一的画面中:沉静、温柔、内心的激情、淡蓝色的天空、辽远的风景、花朵、美丽的女人体、期待、爱的眼神,谱写着心灵存在于生命的欢乐。我触摸到将灵魂融于创作的超凡境界,那一时刻我感到人的精神超脱于命运的喜悦。

 

  人类有如此深刻的能力创造和感受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哲学中体现为真理,在音乐中体现为和谐,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现为爱,在绘画中体现为美。任何人的生命中都存在着发现和创造美与爱的巨大潜能。

 

  我宁愿自诩为美与爱的教育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画家。

 

  艺术帮助我们从心灵中驱逐恐惧,呵护对生命的信心。而生命是如此美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用全部的热诚去享受它的真实呢?

 

杨洋,2005年9月8日于德国爱莎芬堡


扫一扫关注微官网